1963年2月19日下午3时,中南海怀仁堂内,中央领导与各大区、省(市)委书记,以及中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配资资讯服务网,会议井然有序,由毛泽东亲自主持。这一天,讨论的议题既不涉及政治和经济形势,也不涉及中央领导的讲话,而是由中共西藏工委第二书记、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汇报刚刚胜利结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。
几个月前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,张国华指挥部队打败了印军,取得了显著的军事胜利,这场战役让他声名鹊起,甚至有印度军官称他为“中国的雪域战神”。张国华和西藏的缘分可追溯到1950年。当时,中央决定解放西藏,刘伯承和邓小平收到了毛泽东发来的电报,明确指出西藏不仅在人口上不多,但其国际地位极为重要,因此,进军西藏和管理西藏的任务应该由西南局承担。
展开剩余80%此时,刘伯承和邓小平开始商议谁适合领导进藏。考虑到当时驻扎在西康省会雅安的第62军本是最适合的人选,但他们决定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自己老部队。最终,他们决定调动第二野战军的第10军,但由于军长身体不佳,无法适应西藏的气候,于是重新选人。
晚上,刘伯承突然想起了张国华——那时大家称他为“地主”,原因来自一个事件。解放南京后,张国华负责抽调各军随营学校的人员接管南京,他的部队随营人员多达4500人,这一数字惊动了在场的所有人。大家纷纷戏称:“张军长如此富有,真是个‘地主’!”
原本第18军负责川南任务,张国华已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主任,但收到刘邓急电后,他立即赶到重庆与邓小平会面。在谈话中,邓小平直接指出:“有些人不去西藏,你指挥部队去。”张国华毫不犹豫地答道:“坚决完成任务!”
1月15日,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正式下达了进军西藏的命令,但很多干部并不愿意接受这一命令,大家原本有些在川南的计划,突然被告知要去高寒的西藏,许多人无法立刻适应。为了安抚这些士兵,张国华在1月18日召开了动员大会,他激昂的讲话使大家重新燃起了斗志:“解放西藏,去西藏建立党组织,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伟大使命,这是光荣的责任!”
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,张国华收到女儿生病的消息,而她的病情很严重。但他依然坚守岗位,直到晚些时候才得知女儿不幸去世。张国华无奈地放下了个人情感,继续投身于西藏的工作,并积极劝说妻子樊近真,也服从组织决定,前往西藏协助工作。
尽管部队思想工作做得充分,依然有少数人选择了逃避。在其中一个班的士兵逃跑时,张国华下令:所有逃兵一律转退地方,不能进藏。此举让其他士兵警觉,最终没有更多人逃兵。
1950年2月,张国华率先带领先遣队前往西藏,标志着第18军正式开始进藏。在随后的几个月里,张国华和部队经过艰苦的行程,成功进入了西藏。1962年,印度挑起对中印边界的挑衅,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展开自卫反击作战,张国华也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。
在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后,张国华亲自指挥,迅速带领部队在敌人的阵地上展开了猛烈攻势。尽管身体不适,张国华仍然奋力指挥,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。经过短短几天,张国华和部队成功摧毁了敌人的王牌部队,取得了战役的胜利。
战后,西方媒体盛赞张国华的指挥艺术,认为中国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。在1963年2月19日的汇报会上,毛泽东对张国华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表示:“你这一仗打得好,打出了我军的威风!”
然而,张国华并未因此满足。1963年,张国华不幸因过度劳累心脏病发作去世,年仅58岁。尽管他英年早逝,但他为西藏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。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的信念,仍然激励着后来的一代代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邦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